生活
土地流转
屯留电商
一村一品
屯留企业
乡村旅游
村网通
招商引资
屯留小区
屯留供需
信息
房屋出租
房屋买卖
招聘求职
人才查询
征婚交友
二手物品
出售求购
便民电话
商家信息
屯留
屯留特产
屯留景点
屯留美食
屯留名人
屯留历史
屯留民俗
便民
城乡信息
屯留头条
旅游服务
二手市场
现场直播
乡村振兴
网站首页 >> 屯留历史:德高行善举 望重耀乡邻

德高行善举 望重耀乡邻

2015-03-23 15:27:41 浏览:3969

             ——民国时期我县开明绅士郭永太的故事
    本文由郭景安 郭景跃口述     吴黎明整理执笔    郭苏文提供图片

    郭永太,我县河头村人,曾任屯留县政府参事,是我县民国时期有名的开明绅士。担任公职期间,郭永太敬业为公,为群众架桥修路;退居林下后,急公好义扶弱济贫,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
      郭永太,生于1880年,卒于1931年。其天资聪颖,幼承家学,后游学四方,见多识广,学问根基深厚,不仅具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和学识,而且为人处事公道、果断、干练,在乡间颇有贤名威望。1920年(前后),在众多乡绅和群众的举荐下,被当时的县政府聘为政府参事,协助县长参与全县发展建设工作,具体负责县城西部乡村的民事及征税工作。在此期间,郭永太一心为公,体恤民情,兢兢业业做事,为县政府出谋划策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及重大事宜。这里所讲的“西莲桥”的故事,就能集中体现他善于体恤民情、办事公道无私的思想境界和务实、果断的处理政务能力。
      当时,从屯留县城通往省城太原的道路叫“官道”,要途经西莲村、河头村、余吾镇向西北到襄垣县地界……,是当时唯一的通往太原的道路。长期以来,官道横跨绛河和河头村南小河。但两条河都没有桥,来回通行很不方便,尤其每年雨季来临发大水时就阻断了交通,不仅时常造成省县两级政府信息沟通与政令传递的延误,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促使郭永太产生要在这两条河上建桥的想法。是年,郭永太向县长提出了在两河上各建一座石桥的建议。在他的提议下和疾力呼吁下,县政府最终拍板敲定建桥并责成郭永太负责具体承办。方案确定后,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为求的省政府支持,郭永太不辞辛苦,一趟一趟往太原跑,一遍一遍地写请示、打报告。在当时的条件下,交通不便,往返省城就是拿步来量,顶多也就是偶尔骑马前往,一走就是几十天,路途受冷挨饿成为常事,但始终没有动摇了他建桥的愿望和为民做好事的信心。经过一年多时间,多次往返省城太原,终于争取到建桥资金。资金落实后,一个新的难题又出现了,就是在建桥选址上又出了不同意见:一部分人主张将桥建在绛河流的下游,即县城的东北方向。郭永太坚决反对,据理力争。他认为,下游河槽比上游宽很多,河床地质松软,在下游建桥成本大、工期长,而且建成后两岸的道路也必须跟着修改。无论从安全实用还是经济角度,在上游建桥是最佳选择。双方意见坚持不下,县政府也一时也难以决断,选址问题被暂时搁置。郭永太坚持自己的意见,为了说服众人,他再次马不停蹄骑马北上太原,向省政府汇报建桥详情,并请来桥梁专家前来屯留实地考察。经专家现场考证,认为郭永太的建桥方案符合实际情况。最终,县政府决定按郭永太的方案实施。争议停止了,分歧消除了。在郭永太的直接筹划和指挥下,民工、石匠齐上阵,干劲十足,仅用半年时间于1927年建成一座三孔眼的石桥。石桥建成后,起名为“西莲桥”,西莲桥成为屯留县历史上重大工程建筑之一,记载于《屯留县志》中。
      西莲桥建成后,河头南小河桥相继建成完工。在郭永太主持和亲自指挥下一年之内修建两座桥,当时在本地区建筑史上实属罕见。两桥建成通车后,县城以西的乡村百姓经过原来的官道进城从此不用再受阻和趟水过河了。两座桥,从工效到工艺都得到了省县两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对郭永太参事能力、组织能力有了新的评价和赏识,郭永太在全县群众中的威信也大幅提升。
      郭永太是一位公私分明的人,对假公济私之类有损个人私德或名节的事情从来都是深恶痛绝。有一次,他的一位本家兄弟去余吾西边一个村庄办事遇到点困难,就急中生智打起他的名号向村民求援。人家一听说是县里的郭参事,就毫无分说赶快给他帮忙,又请吃,又请喝,给粮又给钱,本家兄弟高兴而归。事后,郭永太得知此事,非常气愤,立马从县城赶回河头找到这位兄弟进行严厉批评,责令其将钱财退换原主。通过这件事,周边村里的群众对郭永太的人品无不翘指称颂。
      细说起来,郭永太当时在县里算不上什么大“官”。政府参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县长的参谋或助手,类似于现在的县长助理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之类官员。尽管官不大,但在群众心目中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县长市长。尽管如此,郭永太却没有丝毫旧官僚作威作福的恶习气,工作中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尽可能地为老百姓办事。例如,河头村离城里路途较近,村上的人进城赶集办事一遇到不合适,总免不了要去找郭永太,不管大事小事,近邻或远亲,小到借钱,大到谋职,只要有求于他,他总是尽心尽力的帮助。再如,曾有一段时间,为了加强地方区域行政管理,当时县政府将数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片区,取名叫编村政府。如现在的河头村、辛村、莲村、前后苏村就是当时地方行政管理的一个“编村”。为了更好的开展编村行政管理工作,郭永太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河头村修建了一个共十一间房子的四合院,作为编村政府办公、联络、开会、议事的活动中心,简称“村公所”。既保证了政令的畅通,又方便了群众办事。
      作为民国时期屯留县知名的开明绅士和少有的政府官员,郭永太一生为公、一心为民的事迹肯定很多很多。但由于常年战乱等历史原因,他的许多事迹都没有被记录下来,这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但在他手中建成的西莲桥、河头小河桥至今仍存,仍然无声地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郭永太当年勤政为民的壮举。也许有一天,桥会倒塌成为历史,但用河头村村民的话说:“桥迟早会倒塌,但修桥人的精神不会遗忘,郭永太留给人们的一心为民、坚韧不拔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会鞭策着今天的人!”
      臧克家曾经在诗里写到: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郭永太生前,勤政清廉,务实为民,他热爱家乡,热爱百姓,善于体察百姓的疾苦冷暖,时刻关心关爱贫穷困苦的人,对村里同姓氏家族和异姓氏家族能够一视同仁,和睦相处,亲如弟兄,为周边村里的公益事业可以说是做到了“鞠躬尽粹”。以至于,1930年,全村各姓氏家族代表数十人集体为他特制“急公好义”牌匾悬挂在他家大门上,以此表达对他功德和为人的敬佩。在他去世多年以后,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永太美名民间传,原本县府参事官。
      两河汹涌路常断,民事公差受阻拦。
      修桥愿望志在坚,往返省城资金援。
      建桥选址起争议,重上太原专家管。
      西莲、河头桥两座,官喜民欢交通便。
      编村政府公益事,再负辛劳工所建。
      情系村民兄弟好,姓氏不分一家亲。
      好人好事多行善,“急公好义”门前悬。
      郭家做事名利淡,历史印迹百年传。

网友评论:
我也评论:

热门推荐

关于屯留588信息网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7 - 2014 屯留588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