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屯留抗日战争的那段历史
李秋景
老一代屯留人亲历了七十年前日军入侵中国,进犯山西,占领屯留的那段悲惨岁月,目睹了日军占领屯留8年时间里种种暴行、桩桩罪恶,见证了共产党带领广大军民奋起抗击日军、保卫家国的革命壮举。
屯留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抗日斗争的历史,屯留史籍永远不会剔除日军入侵屯留的凶残史实。
日本侵华历史不容篡改
入侵屯留罪行铁证如山
七十年前,日军入侵中国,进犯山西,占领屯留,八年时间里所犯种种暴行、桩桩罪恶,铁证如山。
七十年后的今天,以安倍晋三为首的日本右翼政府,企图通过修宪改变日本自卫队职能,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否定日军侵华历史,通过争夺珍宝岛抢占我国领土领海。这是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新的见证。
屯留人民目睹日本政府、日本自卫队的今天,更不会忘记他的昨天。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屯留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在屯留有着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两年解放战争,共二十二年经历,曾任中共屯留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县长、太岳抗日游击队队长兼屯留县民兵部长、独立营营长、县联合会主任、农会主席、游击队大队长的吴志冈同志,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领导岗位上离职休养之后,于七十年代末期撰写的《屯留人民革命史》,中共屯留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1991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屯留历史大事记述》(1926.6—1949.9),屯留县政治协商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汇的《屯留文史资料》(第二辑),屯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1995年12月由西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屯留县志》,都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入侵屯留的历史作了一一记载。
翻开这些史书,人们就会再一次地看到,当年自称“大日本帝国”远隔大洋的小小日本国是怎样遣使他们的皇军,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帜踏上泱泱中国这块领土的,又是怎样进犯山西、占领晋东南、占领屯留,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的。
1937年7月,日军挑起了“卢沟桥事变”,继而发动了全面的对华战争。时隔半年时间,也就是1938年2月,日军108师团便从京汉铁路附近沿长邯公路进犯山西、占领晋东南,突破黎城东阳关。19日晚,日军苫米地旅团先头部队3000余人直逼长治北门,20日长治沦陷。
长治沦陷之前,日军突破东阳关之后,2月19日凌晨,屯留上空出现了敌人的侦察机。午时,日军4架战机入侵屯留县城上空,实施轮番扫射轰炸,200多名居民、商人和车夫被炸死炸伤,700多间房屋被炸毁,300多头(只)牲畜家禽死伤,粮食和生活、生产物资被损坏,文明古城一时间弹痕累累,满目疮痍。
2月22日,日军108师团之104旅团3000多人,由长治向西扩侵,占领了屯留县城,国民党县政府和警察局的人仓惶而逃,全城群众和商业摊点被迫逃往西山躲藏。
4月8日,驻县城日军将城内东、西、南三街民房烧毁1000多间,然后撤出县城,由西向东经虒亭向沁县进发,并占领了沁县。
1938年7月11日,日军从屯留寺底、驼坊、交川、西村兵分四路第二次入侵屯留县城。因为城墙拆除,坚壁清野,群众转移,日军所获无几,于是,转入城东20余华里的路村,盘踞于此,做为侵略全县的中心。与此同时,日军还在原村、常村、上村、呈寺、东李高等地分设了据点,胁迫周围村庄建立维持会以维持秩序。日军抓民夫,要苦力,筑碉堡,修公路,挖工事,架电线,拉铁丝网,企图长久占领屯留。
日军侵占屯留八年时间,多次扫荡,多次围剿,制造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惨案。北岗血债,罗村暴行,血染中西村,交川施暴,七泉残案,西圪梁兽行……桩桩惨案令人惨不忍睹。在这些惨案中,被日军残害至死的近300人,其中,强奸致死者19人,枪击致死者40多人,砍死、打死、刺死者近百人,被煤油点燃干柴活活烧死者77人,还有一些人被致伤、致残,房屋被烧毁,无家可归,不治身亡。
地处县城东南五华里的藕泽村,是我的家乡,是日军东进长治西入临汾的必经之地,也是屯留县县委书记、县长吴之冈的家乡南宋村的近邻,自然也成为日军严密监控的一个村子。小股日军在伪军的引领下,经常偷袭这个村子,为的是查找游击队,清剿暗藏的八路军和共产党。藕泽村是一个有着数百户人家二千余口人的大村,拥有数千亩耕地,被日军视做产粮大村,在夏秋两季频繁入村催要粮食,也时常派遣小分队到村民家里和场地抢劫新粮。
1939年春,一天傍晚,日军得知有共产党八路军在藕泽村村公所所在的南嶽庙秘密活动,于是派出小股日军偷袭村公所。村公所的炊事员、东藕泽人连富存和他的大儿子连鸡孩,在掩护八路军转移时,被日军刺杀身亡。
1940年春,一个夜晚,日军获悉一家剧社在西藕泽古戏台为皇皇庙老爷唱戏,随命一小分队荷枪实弹趁夜色潜入戏场,目的是窥视看戏群众中的“可疑分子”,监视台上戏人的一举一动,企图发现八路军、共产党和游击队员的踪影,只要发现可疑对象,就会抓到县城,在日军红部重刑拷打。这一次,日军发现维持会长周三会可疑,便将其诱离戏场,用刀砍杀。差点被砍断头颈的周三会倒在血泊中,日军扬长而去。事后,周三会被村人救起,用布条将其脖子缠裹,又偷偷地活了数月时间。
1942年,傍过年时,中藕泽人宋延礼一次在县城买东西时被残杀,落得尸首分离,抛尸荒野。事后,有人将消息传回村里,家人找上邻居偷偷将他的尸首抬回村里,草草掩埋。
1943年12月18日,日军突然包围了藕泽村,东藕泽的连先科、连小谷父子、连玉新,中藕泽的尹找不着,西藕泽的田荣芳、李生蔚、翟有余等人,被抓到县城日军红部,重刑拷打,要逼他们供出杀死王玉善(汉奸)的共产党人和游击队人员……
据史料显示,日军入侵屯留八年时间里,对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大扫荡11次、小奔袭、围剿无数,杀害我党、政、军民13400多人,打伤致残1600多人,烧毁房屋20000多间,宰杀牲畜家禽65000多头(只),抢走粮食1.4亿公斤之多。这是一笔永远抹不掉的血泪账,是日军侵略者及其走狗所犯滔天罪行的铁证。
中共屯留县委担起抗日大任
领导全县人民誓死保卫屯留
1938年2月,穷凶恶极的日军入侵屯留县城,阎锡山委任的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及警察局的人都仓皇出逃,人民陷于危难,屯留处于危急关头。此时,中共屯留县工委毅然决然地将抗击日寇的重任担在肩上。3月中旬,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全县划分为四个区,任命了区委书记、区长。与此同时,县工救会、青救会成立,之后不久又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3月下旬,成立了中共屯留县委员会和屯留县抗日政府。中共屯(留)、长(子)、安(泽)中心县委书记兼中共屯留县委书记的丁文法,县长徐明,县委组织部长吴之冈,组织了西盟抗日游击大队,县长徐明兼任了大队长。
抗战八年时间里,中共屯留县委和抗日县政府两个班子先后有过十次调整,有过十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县委书记丁文法、吴之冈、徐之寅、宋洁、张潮、苏平、王云、刘正之、杨文、刘植岩、王云,县长徐明、张日新、吴之冈、卫逢棋、吴建生、何定远、严亦俊、史怀壁、吴之冈。这些书记们和县长们团结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先后领导了屯留的抗日、伪斗争。为确保党对屯留抗日斗争的坚强领导、抗日斗争的有节有序的进行、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县委县政府做了许多方面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强党政建设。巩固党政领导地位。在加强县委自身建设的同时,在区、村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共产党基层支部;开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骨干;加强敌占区领导,分设抗日区分政府,委任书记、区长;开展整党工作,清理混进党内的汉奸、异己分子、投机流氓分子,开展审干工作,提高党员质量,巩固党在抗日斗争中的领导地位和指挥权;开办村政选举教育,组织民主选举,让基层政权掌握在可靠人手里;举办村长、闾长、自卫队长、小学教师、西盟会员负责人干部培训班;召开全县绅士座谈会,动员“爱国抗日”、“团结抗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巩固抗日同盟。
加强抗日宣传教育工作,唤起抗日必胜斗志。创办县委机关报《屯留吼声》,强化抗日宣传喉舌;成立屯留绛河剧团,编排抗日新剧目;成立“行动委员会”,组织党政干部深入群众、深入敌占区、游击区,对敌开展政治攻势;成立民族革命抗日高级小学校,安排冬学识字班,开展冬学运动,提高干部、群众接受抗日宣传的能力;组织集会游行活动,扩大抗日造势;及时传达毛主席、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揭穿日军“侵华”“剿共”的欺骗性和实质性,揭露蒋介石反动派的“曲线救国”的汉奸谬论;加强时政教育、时事教育,不断提高民众抗日救国的政治觉悟,增强坚定的抗日斗志和毫不松懈的革命毅力,誓将抗日斗争进行到底,争取抗日斗争全面胜利的决心。
激扬抗日正气,克除消极与反动。中共屯留县委、县政府,一方面,注意发现、培养抗日英模,召开群英大会,表彰奖励杀敌英雄、种田英雄、纺织英雄;举行追悼抗日烈士大会,召开战斗胜利祝捷大会,授予抗日英雄称号,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以此激励、张扬抗日正气;一方面,安排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开展站岗放哨,检查路条,检查敌特,检查汉奸;召开爱国绅士座谈会,加强统战工作。召开公判大会,镇压汉奸特务;反击“伪新民会”的“清乡”活动,开展日伪投诚反战工作;严惩“长毛道”等反动会道门教首,团结道众奋起抗日;帮助遭受日军蹂躏的天主教教民到根据地生活,妥善安置来自外省难民的生活,调动教民、难民抗日积极性。
建立情报网,开展秘密工作。组建以传递情报为秘密工作的康励医院,公开为群众看病,秘密为县委传递密件和情报。建立县、乡、村三级情报网,派员打入敌占区,及时掌握敌情。建立区、村两级社会治安组织,在县城周围六个维持村设立“联络站”,以掌握县城日伪军动向,传递情报,催办征粮、征款任务。
创办医疗机构,解决看病难。建立医务处,创办医院,为抗日负伤的党政军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手术急救,解决县区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救死扶伤,支持抗日。
开展对日经济封锁斗争,解决军民生活问题。县财政局、军需处,组织民众筹集公粮、公款和军鞋,支援抗日斗争;成立贸易局,反击日军抢征粮食,惩办粮犯,建立乡村合作社,为抗日根据地统制贸易,对敌开展经济斗争。建立贸易市场,方便群众赶集、卖粮、买盐、买火柴,改进粮食和经费管理;成立县物资“采购处”,解决敌后军民急需粮食、穿衣、染布等问题;组织铁路武工队,护送购、运、收粮食工作,确保解决军民吃粮困难;组织农村农业互助组,开展“生产自救”、“开垦荒地”,实行劳武结合,兴修水利,抗旱保苗,统筹解决灾情;开展区、村党员、干部、绅士、地主富农借出余粮工作,帮组困难户度过灾荒,促进生产;开展“秋收”、“秋种”、“秋刹”三秋运动,建设新粮仓,囤积粮食,备粮备战;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筹集资金,保证农民生活、生产所用经费。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经营好土地,多打粮食,等等。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打破日军经济封锁,为持久抗战、抗日大反攻提供生活、物质支持。
抗战时期,屯留县委、县政府班子无论怎样调整,吴之冈同志却始终留在屯留县,经历了屯留八年抗日斗争的全过程。吴之冈在县西盟抗日游击大队的基础上先后组织了太岳游击大队、屯留县抗日游击大队,并亲自兼任太岳游击大队长、县武装民兵队长、县抗日游击队长。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吴之冈率领的游击队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了与日军的斗争。为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他们频频穿插于日军的心脏。为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1940年初,吴之冈审时度势,在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独立营,并兼任营长,之后不久,这个营又被编入了八路军三八六旅七十二团。同年10月,太岳区党委为了加强敌占区抗日斗争的领导,成立了漳西县,此县辖屯留东部,长子岚水以北,长治县漳河以西部分,任命吴之冈为县长。吴之冈上任之后,很快成立了漳西游击大队,并兼任大队长。他发布了告人民书,领导人民开展了抗日武装斗争。
游击队在县境和分区范围内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式作战,随时随地突然地给敌人以防不胜防的打击。民兵们就地坚持活动,保卫群众,保卫村庄,担负起站岗放哨,清查户口,捉捕汉奸、特务,维护社会治安等战时勤务。做军鞋,送军粮,也成为支援八路军和游击队抗战的重要任务。
1941年2月19日,由于叛徒告密,日军包围了我在敌占区的红色堡垒吴之冈的家乡南宋村。虽说没有抓到吴之冈,但将吴之冈的母亲、妻子和4岁的女儿,以及邻居的秃旦等人,抓到了日军所在长治宪兵队。在宪兵队,日军多次使用重刑,逼她们供出吴之冈,但她们坚强不屈。日军为了引诱吴之冈,抓到吴之冈,将她的母亲等人关押了70多天之后,放回了南宋村。
这年4月,又因叛徒出卖,吴之冈所在姚家庄的漳西县抗日政府机关突然被敌人包围,吴之冈等16人被捕,被关入日军的长治宪兵队,一次次地使用了重刑。面对敌人的重刑逼供,吴之冈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为了抗日救国,吴之冈不甘困于囹圄,在狱中,他开展对敌瓦解工作,号召汉奸、伪军认清形势,弃暗投明。他秘密策划伺机越狱,经过一百多天的艰苦工作,在县委工作人员的帮组下,终于5月30日成功逃离监狱,在群众的掩护下又回到了抗日根据地,继续领导全县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
1941年到1943年,日军的扫荡更加疯狂,严重的旱灾也伴随而至,屯留革命根据地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敌我双方“扫荡与反扫荡”、“蚕食与反蚕食”、“封锁与反封锁”斗争异常复杂激烈,形势非常残酷。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时任屯留县县长、联合会主任和农会主席的吴之冈,一方面,根据县委要求在农村普遍建立党员为骨干的游击小组,担负起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任务。另一方面,发动党政机关干部拿起锄头,开展大生产运动,帮助农民抗灾度荒。
1945年,中国抗日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时任屯留县县长的吴之冈仍旧兼任抗日游击大队的队长。他带领全县武装和人民群众,配合八路军向日军进行大反攻。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可望的大势所趋,全县党政军民对日军穷追猛打,不懈斗争,日军节节败退,最终被赶出了屯留县域。
村村建立民兵游击组织
保卫村庄协同部队作战
1939年3月,八路军总部转移至屯留县寺底村一大庙里,为应对日军新的进攻,召开了全区民运工作会议。各县县委书记和民运武装部长以上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傅钟总政治部主任,左权副总参谋长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会上,朱总司令等领导冈志介绍了“发动群众,对敌斗争,游击作战”的经验。会后,各县参会者分头回去开展工作。屯留县委徐芝寅书记和民运部长回到县里,召开了会议,传达了民运会议精神,布置了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游击作战工作。之后,各村都组织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游击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抗日、除特、除奸斗争。
在我的家乡藕泽村,耳闻目睹日军入侵屯留暴行的人们,特别是一些接受过地下党组织有关抗日宣传的中、青年人,仇日的火焰在胸中燃烧,东藕泽的连文奇、孙秋元、连先科,中藕泽的李春长(荣春),西藕泽的张国范、田荣芳、李高生、李生蔚、翟秋河、翟有余等陆续加入了藕泽村抗日游击小组,还有一些人加入了民兵组织。
连文奇、连秋元、李春长、张国范、李高生等是藕泽村加入共产党组织最早的成员,他们在抗日斗争中秘密入党,又在抗日斗争中秘密的介绍了一批优秀分子入党。我的父亲李生蔚就是在堂兄李高生等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党组织的秘密考验,东藕泽的连秋元和下李高村的王新贵介绍他加入了共产党的组织,并成为一名地下游击队员。
父亲的堂兄李高生,没有上过学,但思想进步,年轻气盛,敢于对敌斗争。他买了一台小型织袜机,在家里,蹿村户,跑县城,做起了小本生意。他以小手工业主的身份做掩护从事抗日游击活动,他暗中监视敌人行动,秘密为党组织通风报信,应对日军和便衣队,成为党对日斗争的骨干。我家有祖传的织布机,父亲李生蔚从前辈那里学会了织布手艺,以此为掩护,做着组织交给的工作,完成组织交给的特殊任务。
民兵们,农忙时从事生产,农闲时从事训练,平日站岗放哨、盘查坏人、侦察敌情、通风报信,发动妇女做军鞋,组织民众送军粮;夏秋两季,看地护场、护粮,根据需要还要配合部队和游击队抵抗敌人的进攻。
抗日游击小组的活动都是秘密的,重要事情都是单线联系,即使在家里也不暴露自己的身份。由此,家人对他们的言语行踪时常产生误会,说他们“鬼眉三道,夜出日归,不知道在干什么。”这些游击队员们,心里装着的是党的秘密指示,执行的是党交给的秘密任务,做的是抗日救亡的工作。他们一方面深入家户宣传抗日救国,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保护粮食,支援部队,支援前线;另一方面,潜入敌区打探情报,切割敌人电话线路,破坏日军火炮车辆必经之路,偷袭日伪小股人员,暗杀汉奸和黑狗队的人。
屯留县西街有个叫王玉善的人,是便衣队的,是个汉奸,经常出没于城北数十里的余吾镇,和日本人往来很密切。1943年腊月十八日那天,他在余吾镇熏大烟(吸毒)时听说藕泽村有游击队,藏有枪支弹药,受日军指示,只身经县城、堰漕村来到藕泽村,探查游击队行踪和枪支弹药。村里的游击队员们发现王玉善行踪可疑,随与其“套近乎”,跟随其后,形影不离。王玉善对此举动有所怀疑,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欲拔腿逃跑。此时,几个游击队员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将他摔倒在地,并将他处死,扔进村南一个叫沙庄村的枯井里。有人提出“一旦被日军查出王玉善的尸体,沙庄村的人们会遭受株连”,于是游击队的人又从枯井中打捞出王的尸体,转移到一路边荒草地。
日军迟迟不见王玉善回城,也听不到王玉善的消息,怀疑在藕泽村出了事。第二天,日军便派兵包抄藕泽村。这一天上午,我的父亲正在井上绞水,被突如其来的日军和便衣队强行抓到县城,关进了日军的红部。我的母亲李树英不见父亲担水回家,便焦急地四处打听。当她得知父亲被日军抓走的消息之后,同时也了解到被抓走的还有西藕泽的田荣芳、翟有余,东藕泽的连先科、连小谷父子和连玉新。
这些人被抓到县城日军红部,日军红部的人几次轮番重刑逼供,逼他们招供谁是共产党、土八路,是谁杀死了王玉善。具有民族气节的藕泽人个个坚强不屈,宁死不招。提审我父亲的是一个叫马(来)米的日军小队长和姬村人、便衣队长韩金荣(据姬村籍人、我的战友李元庆后来讲,此人解放后被关入监狱服刑)等。他们给我父亲使用酷刑,逼父亲跪在“老虎凳”上,腿窝压上木板,木板的两头站上便衣队的人,同时往父亲嘴里灌辣椒水。父亲昏死过去,被拖到院子里,日军小队长一边放狼狗撕咬,一边往脸上泼凉水。面对敌人的威胁,父亲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据父亲后来说“我那个时候就死记住一句话,打死也不能招,这是党组织要求我们这样做的”。
经过多方努力,田荣芳、翟有余、连小谷等人被解救出狱。而我的父亲被日军视为“危险分子”继续关在红部。对此,党的组织和父亲的好友翟秋河等设法组织营救。东藕泽有个叫连天祥的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民国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工作,后又任参议,会说日语,得此情况后,也赶往县城和日本人说情担保。与此同时,村里人又筹集了几担小米送上,以求保释。父亲被释放的时间为腊月二十三日,是村民依当地风俗“打发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父亲虽说幸免一死,但酷刑让他听力失常,视力模糊,记忆减退,双腿静脉严重曲张,留下终身残疾。
在残酷的反敌扫荡作战中,各村的游击队员们,一方面分散活动,与民兵密切合作,实行“清室空野”,安全转移,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与敌人巧妙周旋,捕捉时机,杀伤敌人。西藕泽李存苗家的堂屋有一处清同治年间的地道,祖师庙大门外东南角土台下的一口水井里也有一处地道。地道从家里、井里一直通到村外土岸隐蔽处。在水井下的地道里有几孔大窑洞,窑洞中有石磨、大缸,有生活日用品,有粮食。这些地道、窑洞,既可供转移的群众藏身和生活,又可以供游击队员们秘密开会,商讨对付日伪军的办法。
村里一些深院偏屋、窑洞里的暗洞也成为游击队和上级领导秘密活动的地方。据岳父连建级、岳母吴富娥说,193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县第一区区委书记李生堂等领导同志曾骑着小马来到东藕泽,在自家的屋楼上秘密开会,商讨与抗日有关的事。开会时,岳父母还为领导们看守大门,乔装掩护。会后还镇压了几个汉奸。
走出家门去参加八路军
扛起枪杆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底,日军占领平津之后,兵分两路向晋绥深入,一路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从张家口沿线西进,一路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从怀来向蔚县进攻,直指天镇、阳高、广灵,以及晋北的门户大同。此时,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同志来到太原,鉴于山西已经成为北方局抗日工作重点,明确提出“建立战地委员会”等抗日主强。9月初,周恩来以中共中央代表团的身份抵达太原,就八路军入晋之后的活动地区、作战计划、指挥关系,八路军部队的补充,山西抗日方略等重大问题,与山西地方当局的长官闫锡山进行商讨。
在太原,周恩来还与刘少奇就山西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向闫锡山指出“要保卫山西、保卫华北,必须动员广大群众参加抗战。鉴于日军侵犯山西的严峻形势,缓远、察哈尔、晋北沦陷区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动员委员会,制定了《战地总动员工作纲领》,开始了战地动员工作。先后在太原、离石开办了五期游击干部培训班,所训练的干部分派到各地组建抗日游击队。115师聂荣臻部,120师、129师、115师主力,分别以五台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为依托,分区域创建立了晋察冀、晋察绥、晋冀豫、晋西南敌后根据地,为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创造了巩固的后方和前进的战略基地。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了大同,突破了晋北这一门户之后便长驱直入,11月8日太原失陷。随之,日军调集大量兵员,向我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多路围攻。
1940年12月5日,日军向山西抗日根据地调集8个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20万人,进行频繁扫荡。出于和德、意法西斯共同瓜分世界的目的,日军急于在一年内“结束战争”,于是又加紧了对蒋介石的军事讹诈和政治诱降。国民党统治区弥漫着妥胁、投降的污气,共产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为了克服蒋介石投降的危险,争取时局好转,经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统一部署,抗日军民在华北战场上,调集105个团的兵力,用三个月的时间,在日军后方2500公里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略反攻。
为了保卫山西,保卫华北,抗日救国,1937年夏至1945年春,屯留县张店村人边永安、李元贞,五里庄人武博山;河北脑村人崔六则,寺底村人李元,姬村人纪再生(姬爱民)、姬富民,王公庄村人郭永昌,崔郭村人张松林,店上村人王虎成,中村人王腊成,官庄村人董文富;水泉村人李春有,南宋村人宋文广,西酪酉谷村人赵一鹤,甄湖村人李玉和,常珍村人武顺有,丈八庙村人范成富,贾庄村人程云青;顾车村人孙先德,宋庄村人郭海连,沙庄村人郭连海,榆树岭村人杨进先,七泉村人张洪有;东脑村人田庆春,河北脑村人崔仓生,上莲村人刘钰铭,康庄村人杨文章,上村村人张小虎,东魏村人史建德,原村村人卜庆义,河神庙村人杨天喜,龙口村人白土玉;南渔泽村人周小良,西旺村人庞天喜,吴寨村人秦山林;北宋村人刘林智,东脑村人刘秋成,原村村人于光高,余吾村人张显,官庄村人南海云,东坡村人姜来太,神渠村人常云生;河北村人张晚柱,墙则村人陈金保,魏村村人周海全,积石村人巩丑驴,姚家岭村人呼保良,东贾村人申有福,川底村人李国清,余吾村人李富有,吾元村人高在柱,路村村人张晓儒,上村村人曹小鱼,范家沟村人李家水……数千名青年响应党和政府召唤,放下祖祖辈辈守望的土地,走出家门,参加了八路军。他们换上戎装,扛起枪杆,奔向抗日前线。他们之中,也有我的家乡藕泽村的十多名青年参军参战,有西藕泽的张治和之次子张国范,李朱孩之长子李枝林,刘冬根之子刘金狗,尹登孩之子尹富锁,翟大昌之子翟上林,翟狗孩之子翟有余;有中藕泽的尹连水之子尹双全,李和喜之子李聚全,李春生之子李玉喜、李文喜,梁新成之子韩喜德;有东藕泽的连贵保之三子连永和,连招群之长子连来喜,连富保之次子连双田、三子连粪田等陆续参加了八路军。
这些从屯留走出的抗日战士,有的留在当地,为保卫屯留而战,有的走出县域,参加了山西所属长治、长子、壶关、潞城、襄垣、黎城、平顺、沁县、沁源,晋城、高平、陵川、沁水、阳城,阳泉、平定、榆次、寿阳、灵石、左权、和顺,太原、五台,运城、绛县、侯马、夏县、闻喜、汾阳、孝义、石盘,临汾、安泽、霍县、洪洞、赵县、浮山、翼城、曲沃等四十多个府、县的战役战斗。有的跟随部队,开赴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江苏等省地的抗日战场。在战场上,这些战士们无畏无惧,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怕死,近500名干部战士为国捐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因为战争的残酷,情况的错综复杂,部队转移的频繁与多变,许多牺牲者的遗体来不及掩埋、登记,成为无名英雄。我的家乡藕泽村走出的抗日战士,有9位在战场上同日伪作战中光荣牺牲,战士尹双全1938年在山西绛县战斗中牺牲,战士连永和1942年在石盘战斗中牺牲,排长刘金狗1945年在山西霍县战斗中牺牲,李玉喜在壶关战斗中牺牲。连有顺、连双田、连粪田、连来喜、李文喜、李枝林等也在战斗中牺牲,至今,有些后人对他们的牺牲时间、地点以及葬身之地不得而知。据不完全统计,这牺牲的近500名干部战士的家乡源自屯留县的153个村庄,占到屯留县所属行政村的一半以上。以上情况足以说明屯留人民为抗日救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屯留人民不会忘记七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日军侵华战争,不会忘记日军的铁甲、刺刀与飞机,“三光”、围剿与扫荡,对华夏文明的摧残,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不会忘记,因为有了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有了革命老前辈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才会有新中国、新山西,也才会有新长治、新屯留。
抗日战争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激励着今天的屯留人民,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地奋斗着!